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斂財人生之新征程

《斂財人生之新征程》409|故國神遊(70)三合一

斂財人生之新征程 林木兒 9371 2024-05-14 14:24

  故國神遊(70)

  一夜好雪。

  狂風呼嘯了一晚上,有清晰的樹杈被壓斷的聲音。
四爺半夜聽見了,沒動地方。
桐桐跟八爪魚似得纏著他,起來難免要驚動的。
乾脆也沒動地方。

  早上起來,果然院子裡的葡萄架都被壓斷了,幸好暖棚之上還有一層防護,如今弘暉叫人正清理上面的積雪,倒是也沒壓壞了。

  雪沒停,出門的時候錢盛清掃過了,倒是沒覺得。
可一出院子,林雨桐直接給退回去了。
弘暉在外面喊:「您今兒別出來了。
雪大的都封門了。

  林雨桐擡頭看看天,雪還照樣紛紛揚揚,可也沒那麼大了,「你們忙你們的,我去女子書院那邊看看……」

  「主子!
」芳嬤嬤趕緊攔了,「和婉公主已經去了,跟奴才交代過了,千萬別勞動您。
今兒她跟學生一塊掃雪呢。
先把道兒清理出來再說。

  學院不用我管,路上也不用我管?

  這路不清理出來,吃的喝的怎麼運進來?

  這麼多人的書院,光是每天消耗的糧食、肉和蛋就不是小數目。

  四爺將她摁回去,「莊子上存著的吃一年都富足。

  行叭!
反正是自從弘暉站在外面像個大人開始,她基本就處於本清閑的狀態。
偶爾翻譯一些書,然後選了一些資質好的學生上上課。
或是醫館那邊有處理不了得疑難雜症找她,她就沒有別的事可幹了。

  這幾年,跟洋人做生意做的多了。
棟喜比較機靈,隻要有機會,他就勾搭洋人。
比如有某方面才能的洋人,隻要你介紹來,給你一千兩白銀。
這個人來了之後,待遇優厚。
要房子給房子,要馬車給馬車。
隻要有本事,隻管來。

  而資本的力量是可怕的,當發現大清需要很多人力資本的時候,廣州等地,又出現了崑崙奴。

  所以,有時候你推動社會超前的時候,會緊跟著帶來許多你能預想到或是壓根就預想不到的問題。

  中午的時候,隻有和婉回來了。
這幾年,她跟額駙也沒變好,但也沒有更壞。
額駙在書院念了三年的書,念完之後領了差事,常顛簸與京城和蒙古之間。

  和婉卻淡然的很,一直住在莊子上也沒挪動地方。
她回來就上坑暖著去了,「都清掃出去了。
大路您也放心,我看著都在動……」

  道路的維護是分段指給某一戶的。
這一戶人家隻要把路維護的好,每年可以從路政司領米糧,不夠一家的生活吧,可也差不多。
平時要做的就是清理路邊的雜草。
要是有心呢,路邊種點樹,維護好樹木。
下雨有積水,以後這裡是不是應該墊上點柴灰或是石子。
下雪的話能清理盡量的給清理清理。
或許你做的好了沒人看得見。
但是你這做的不好了,許是很快你這差事就做不成了。
因為書信館在每個縣城都有的。
書信投遞出去,最慢兩個月就能到達大清的每個地方。
到京城更快。
一旦路政司收到的信兒多了,就會有專人去查看。
一旦確認屬實,那這活不僅幹不成了,你家的孩子以後再想找其他差事,估計也有些難了。

  因此,迄今為止,還沒有出現大的紕漏。
倒是接到過幾封信,但叫人查了之後都是有些言過其實的。
發了一通警告,叫他們注意改進之後,就這麼著了。

  因為先前的規定做的還算是完善,因此一出現情況,後序管理反倒是輕鬆了。

  這幾年,路政署的所作所為,可以說是有目共睹了。
這麼大的工程量,比如之前工部所管轄的任何一個大工程,都要省心省力。

  在此成功的基礎上,四爺正在籌劃水利署。
修整河道,鞏固堤壩。
不再是私人或是下面朝廷的事情了,該有統一的部門統一的管理。

  這個跟路政署還是有些差別的。

  路政署現在所修的路,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整修的。
這個不用去質疑什麼,誰也不及當地的百姓更了解情況。
他們經常走的,使用的路,一定是儘可能的近便、安全的。
如今才幾年工夫?
哪有大改的可能?
能在基礎上做到現在這樣就不錯了。

  一則,如此省時間。
二則,減少了佔用土地的爭端。

  規劃道路要經過別人的房子田地甚至於祖墳,這怎麼辦?
事情就會變得複雜起來。

  因著規避了這些風險,所以路政署一路走來,精打細算的,但也算是把事情按部就班的給推進下去了。

  這個水利署就又不一樣。

  田地的私有與公有並存,問題就很多。
尤其是到了用水困難的時候,問題就更多了。
以前的問題不外乎這個村子跟那個村子因為用水打起來,或是大戶人家劫了水,小戶人家壓根就用不上。
但現在,你得兩邊兼顧。
很多打地主家,人家的土地成片,連周圍的小河道都屬於他們家的。
或者沿河的一段,他們自己出錢將堤壩水渠都修繕好了。
你現在想做你的統一標準,想要統一規劃布局,是不是會損害這些人的利益等等。
這都是問題。

  這是執行過程中的問題。
還有最重要的問題,水利所需要的銀錢,比修路可多的多。
朝廷願意出幾成,能出幾成?
乾隆對此的態度如何?
這都是急需知道的。

  而在此之前,四爺覺得大清律很多東西得改一下。
比如說礦產,比如河流,能買賣嗎?
哪些礦產屬於可買賣的,哪些屬於不可買賣的?
還有河流,你如果有這個河流的擁有權,你是不是就能隨便更改河道了?
這些有沒有必要列入不可私人佔有的行列。

  在關外推行種稻的時候,就遇到這種問題。
因為水田,要引水灌溉,當是就有人不讓。
為什麼?
因為那條特別小的支流屬於那家買了的。
人家就是不讓你用水。

  事情不大,但從中發現的問題不小。

  之前在書院,乾隆偶爾也會來講一講,沒什麼主題,說到哪算哪。
講課的時候,說到相關的了,就又學生提出朝廷不僅該統籌路政,包括水利在內,也應該統籌。

  乾隆當時沒表態。

  之後會不會表態,會怎麼表態,現在還不好說。

  就在這麼個風雪交加的日子裡,有一封特別的信件,被送到了那位熊夫人的手裡。

  這封信是熊夫人早年結交的一位閨中密友寫來的。
如今她雖丈夫在廣州,而在廣州的她有幸目睹了一場據說很傷風化的舉動。

  信裡詳細了描述了洋人商人帶來的家眷,穿著如何的暴露,男男女女如何的摟抱在一起。
如何見了面親吻等等。
還說了一件事,說是一位官家小姐受邀隨母親一起去了,但是宴會上賓主見面之後,商人家的兒子貼面親吻了這位官家小姐。
這事被那位小姐的夫家知道了,以不守婦德為由,退了親事。
而那位官家小姐,在這事知道,又羞又愧,半夜自己弔死在了房中。

  熊夫人當時就瞠目結舌,拿著這信問了裘日修,「老爺,此事可當真嗎?

  裘日修看了就點頭,「這種的舞會是洋人的交際……貼面就如同咱們見面拱手作揖一樣,隻是禮節,跟貞潔不貞潔無關……」

  熊夫人面都白了,「這太不像話了!
在大清要謹守大清的禮儀,像是這般沒有底線,可怎麼得了?
以後誰家還敢叫姑娘出門?
不行,說什麼都不行。
這才是在廣州,以後這要是蔓延開來,成什麼了?

  裘日修忙著賑災的事,也沒太往心裡去。
結果熊夫人第二天就去了甘露寺。

  這事鈕鈷祿太後大發雷霆,「隻要本宮還是太後,那這事本宮就管到底了。

  可在甘露寺的太後怎麼管?
連皇宮都回不去。

  鈕鈷祿太後卻冷哼一聲:「不回去是不想回去,想回去,誰也休想攔著本宮不讓回去。

  熊夫人看著太後突然決絕的臉,突然有些心慌。
自己這麼過來,是不是好心辦了壞事了。

  「您要回宮?
」熊夫人問完,心裡默默的又問了一句:宮裡知道嗎?

  鈕鈷祿太後轉著佛珠,嘴上說的再如何,可其實心裡也是沒譜的。

  熊夫人一看這表情,心裡稍微安穩了一些。
知道這位太後如今就剩下嘴硬了。
她沒多呆,就借口還有事情就告辭出來了。

  鈕鈷祿太後覺得這個義女的心始終向著她,特別難得。
正好之前不是接了在汪家守寡的鈕鈷祿家的老姑娘在這裡陪她嗎?
她就叫了那人稱汪五奶奶的姑娘,「你去送送,這路滑,小心著點。

  汪家五奶奶笑著應著,一路扶著人往出走。

  其實出門門就有轎子坐的,現在生生硬是得走二路路。
熊夫人心說,這姑娘什麼毛病,一路扶著往前走。

  等地勢平坦了,汪家五奶奶才撒手了,「夫人您上轎吧。
之前怕是山路,路滑,不得不小心著些。

  熊夫人也沒說別的上了轎子就走。
這大冷天的,山上的風野的很。
正就快撐不住了都。

  下山的時候跟兩頂轎子擦肩過去了。
因著山上不好走,轎夫的速度明顯慢下來了。
轎子外面跟著丫頭和婆子,熊夫人就在裡面問:「剛才誰家的家眷上山去了?
」這裡住著太後,等閑人可上不去的。

  婆子就接話道:「瞧著眼生,一時還真沒認出來。

  倒是丫頭道:「之前那個韶華書院,奴婢陪夫人去過一次。
剛才瞧見跟著一個丫頭有些面熟,像是韶華書院過去的學生。

  哦!
熊夫人就沒了興緻。
那就許是不是找太後的,而是找那位曾經在韶華書院任教的鈕鈷祿家的老姑娘的。
以前這姑娘不讓叫汪少奶奶,如今倒是叫人這麼稱呼了。
怕是也知道現在這位太後能給她的不多,反倒是不及汪家的名聲好用吧。

  若是有人沖著這位太後和汪家而過來,也沒什麼好奇怪的。
不過這樣的人家,都是不起眼的人家,很不必放在心上。

  可這次熊夫人還真弄錯了,今兒來的人,要說要緊其實也還挺要緊的。

  誰呢?

  汪少奶奶站在路邊,看這緩緩落下的轎子,便迎上去,「蔡夫人,歡迎吶。

  第一台轎子裡下來的正是蔡新那位夫人,後面的轎子裡出來一位嬌俏的少女,見了這位汪少奶奶,開口便叫了一聲:「先生。

  汪少奶奶笑了笑,「寶佳來了。
這才多久不見,就越發出落的好了。
蔡夫人好福氣。

  這位蔡夫人這兩年很明顯的見老了,蔡家一直沒接她回去,娘家嫂子臉色一日比一日難看,終是住不下去了。
最後還是自己拿了這些年在蔡家的體己,在外城買了個不大的院子,前面帶著個門臉。
那門臉租給一對守寡的母女,兩人是做刺繡買賣的,進進出出都是女子。
再加上,蔡家也沒少了她的月錢,連她置辦房子鋪子的錢一併給了她了。
另外問她,蔡家有莊子,距離京城不遠,她若願意去也行。
可她才不去呢,這不遠是多遠?
離了京城的繁華住鄉下去,她才不!

  於是就這麼住下來了。

  不回蔡家,就意味著一些交際她沒法參加。
但是蔡家並沒有攔著她不讓她見孩子。
分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小,後來跟著蔡家的祖母,那兩孩子這兩年稍微懂事了,每旬不上課的時候都去看望母親,月例也省下來補貼母親,可蔡夫人總覺得這兒子被老太太養壞了,對母親不親近了。
反倒是這個女兒,處處想著她。
如今孩子大了,對孩子的婚事,她得趕緊安排了。
要不然,以蔡家老太太的性子,非得把自家寶佳嫁到福建老家去不可。
她之前就想著說訂給鄧家,自己的侄兒。
結果還沒提了,前段時間這孩子哭著就過來了,說是她父親來信了,信上給她提了婚事。
說是船舶司一個什麼大師的兒子,說是手藝特別好,大師年紀大了,以後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雲雲。
家裡人口簡單,家境殷實。
孩子長的也是一表人才,年齡也相當。
說是過了年皇上南巡的時候,那小夥子會提前到通州。
他要管著船隻的維修,肯定得來。
到時候見一面。

  誇的跟一朵花似得,祖母將自己叫去,還說什麼:「你父親給你找的,必是四角俱全的婚事。

  呸!
這算什麼好婚事!

  工匠乃是賤籍!
自己不說配給一個進士舉人,難道連一個稍微體面的人家都配不得嗎?

  父親就是偏心!
看看大姐什麼樣的婚事,自己又是什麼樣的婚事?
他怎麼說的出口的。

  以前不覺得蔡寶儀有什麼了不起的,不想自從定親,四時八節的,那位端貝勒都來府裡請安。
端貝勒什麼樣的人品,什麼樣的出身,跟那個所謂的大師兒子在一條闆凳上嗎?

  沒這麼欺負人的!

  尤其是自己的姐夫是那個她一眼看中,在她眼裡當真是灼灼如艷陽的少年。
她這心裡的那股子心氣就怎麼也平復不了。
她找了自己的母親拿主意,可母親竟然想把她許配給鄧家。

  鄧家?
才不要!
看見舅母的嘴臉就噁心。

  就在這個時候,她在集市上竟然碰到了先生。

  先生是個很有本事的人。
她陪著太後,還是汪大人家的兒媳婦。
回去她就跟母親說了,母親高興壞了,說是不管是鈕鈷祿家還是汪家,都是極好的去處。
可以試著跟先生聯繫聯繫,遞了帖子之類的,說不定就有門路了。

  也因此,她這段時間確實是跟先生來往了起來。
她的那些煩心事,在信中都對先生講了。
先生就說,師徒一場,也是她的長輩,怎麼能不管呢。

  這才有了這一次的甘露寺之行。

  母女倆被帶進去,汪少奶奶就去回稟了太後,「……那位蔡家的大姑娘,是母後皇太後的親傳弟子,更是嗣孫媳婦……可說起來,也是您的親孫媳婦不是?
蔡家怎麼說也是皇親……這母女求得不過是個親事。

  這倒不是事,鈕鈷祿家的後輩子侄多的很,隨便拉一個都配的上。

  鈕鈷祿明白這意思,但是這孩子這主意卻不成。
靠著這母女能拉攏蔡新,未免想的太簡單了。

  汪少奶奶笑道:「不一定得是蔡新。
蔡新看中誰,船舶司那邊的情況,言語裡總也會透漏一些的。
就像是蔡新蔡大人看中的大師和他的兒子,蔡新身上不指望了,可這二人,若是操作得當,難道不能為您所用。
為您所用,便是為皇上所用。
您總擔心老聖人和那位太後對皇上不利,那總得在對方的地方埋下一顆釘子才好呀。
這母女倆不正是好幫手嗎?

  鈕鈷祿看了這侄孫女一眼,笑了笑,「你現在倒是愈發的歷練出來了。

  汪少奶奶微微笑了笑,「這是您老人家願意慣著我。

  於是,蔡家母女果然就見到了太後,雖然沒說幾句話,但這也是巨大的恩寵了。
作為蔡新的夫人,早前蔡新的官職不顯,她並沒有機會見到宮中的貴人的。
如今見到了太後,局促的連說話喝水都不會了。
然後鈕鈷祿氏瞬間興趣缺缺,說了兩句話就把人給打發出來了。

  鈕鈷祿氏跟桂嬤嬤道:「這孩子還是有些浮了。
該操心的不該操心的都操心的太多了。

  桂嬤嬤笑了笑,「有個逗悶子的,您不寂寞就行了。
給兩分體面,隻當是看在汪家的面子上。

  鈕鈷祿氏搖搖頭,「罷了,叫她去歇著。
今兒不用她伺候了。
你呢,進宮一趟。
見見弘曆,就說我的身體好了,冬日裡天寒,山上冷,想回宮養著。

  桂嬤嬤心知,必是令妃昨兒傳來的消息叫太後心裡有了底氣。

  太後要是現在不回宮,她怕來年南巡皇上不帶她。
這可是向大清朝的子民宣告她是大清太後的機會。
要不然,自此再沒有將她當做太後了。

  桂嬤嬤應聲去了,結果乾隆壓根沒見。
隻叫吳書來去問了有什麼事。

  這叫人怎麼說,桂嬤嬤應著頭皮說了,吳書來倒是不敢隱瞞,他主要怕太後來一出苦肉計。
真要是叫人知道太後在那邊凍著了,這不是要毀了皇上的名聲嗎?
於是,一點都沒猶豫,直接進去就回了。

  然後皇上怎麼說的?
皇上說:「這天寒地凍,雪滑難行。
太後身體本就不好,怎麼能勞動太後奔波。
怕冷好辦,這就叫內務府把上好的銀絲炭,各色的皮毛都給送去。

  吳書來領會,這是要大張旗鼓的往山上送。
因此去給桂嬤嬤回話的時候就道:「嬤嬤您回吧。
需要的東西這就安排人送去……」

  「不是……不要東西……」桂嬤嬤不由得順嘴就說出來了。

  一擡頭就對上吳書來諂媚的笑臉,「不是給您的,知道您不好,是給太後的。

  桂嬤嬤所有的話堵在了嘴裡。
她知道吳書來精明,這小子越是笑的謙卑的時候,心裡一定是越沒憋著好屁。
面上對自己越是恭敬,越是證明太後在皇上心裡其實沒那麼要緊。

  桂嬤嬤委屈,替太後心裡委屈。
當時眼圈就紅了,啥也沒說,轉身就走。
回去後見了太後就有些躲閃。

  鈕鈷祿氏等了半天,連晚飯都沒吃幾口,心裡滿是殷切的期盼。
可結果卻是這樣的。

  她的臉色灰白了起來,眼神卻越發的執拗,「朕得回宮去!
得回宮去!

  本來這事沒驚動別人,誰知道連夜裡,炭火就給送來了。
從山下到山上,火把蜿蜒,馬車轔轔,給太後送取暖的物什。
一路這麼穿街走巷的從城裡出去,誰不說皇上孝順。

  鈕鈷祿沒露面,桂嬤嬤也沒露面。
這叫汪家這位少奶奶心裡多少有些想頭。

  她知道太後心裡不喜,便進去低聲出主意:「皇上總是憂心您的身體,您呢,也養了五年了。
可這身體好不好,太醫的話有時候也不一定能當真。
婦人身上的病症,其實還是找婦人去瞧瞧才穩妥。
像是您這般的手腳冰涼……還得女醫調養。
可女醫也看人下菜碟。
之前就聽說過,一位夫人和一位農婦,得的病是一樣的。
可那農婦了,針灸了一次,一幅偏方給治好了,三五天的工夫就能下地幹活了。
可那位夫人,竟然調養了半年之久,您可知為何?

  鈕鈷祿太後挑眉,倒是聽出點意思了。

  這位就繼續道:「越是給貴人瞧病,大夫越是不敢孟浪。
給您瞧病,太醫多半開的都是太平方。

  桂嬤嬤皺眉,她一時沒能領悟這位的意思。
不過太醫瞧病理論上是這麼著的沒錯。

  可太後說起來,身體挺康健的。
如今上下山路也都不用人扶著的,身康體健,連個著涼咳嗽都少有。
沒病叫人大夫怎麼給治?

  她剛要問這話,隨即反應過來了。
皇上說太後身子不好,那哪個大夫都得說太後的身子不好。
太醫消息靈通,宮裡的事情從來瞞不過他們,因此哪怕是太後的人,也不敢跟皇上反著來。
總要說出點什麼的。

  可要是找那些女醫就不同了。

  這人果然出主意說:「咱們也不召女醫,趕明兒,換一身衣裳,隻當是普通人家的老夫人去求診的。
那邊的女醫必不認識太後,身體好壞,叫母後皇太後的親傳弟子來說,想來總是叫人信服的。
況且,皇上擔心下山危險,要去醫館,必然要下山的。
這安穩了下了山了,再上山隻會徒增危險。
皇上仁孝,哪裡捨得太後再上山呢?
必是要接到宮裡去的。

  鈕鈷祿太後眼睛一亮,拍了拍對方的手:「得虧你想的這般周全。
去歇著吧,明兒還要趕遠路呢。

  是!

  人一退出去,鈕鈷祿太後就看向桂嬤嬤,「去給令妃傳信,別管什麼辦法,明兒得叫宮裡有人去醫館,要不然,誰給皇帝遞話呢。

  桂嬤嬤欲言又止,她覺得親母子很不必這麼算計。

  鈕鈷祿氏卻擺擺手,「他是我的兒子我比誰都清楚,他心性冷硬,決定了的事又難回頭。
剛愎自用的很。
既然如此,本宮要不想法子,怕是以後剩下的日子都得在這小小的寺院裡過了。

  桂嬤嬤看向傷感的主子,到底是沒說旁的話,退出去安排去了。

  雪後的醫館,比往日忙碌的多。
第一是多了許多的傷寒病人,醫館門口有免費的湯藥,過來隻管喝便是了。
因而,排隊的人多。
第二,摔傷的人多了起來。
尤其是女子醫館這邊,更是如此。
小腳的女人們也出來做活了,一個個的小腳,站都站不穩,前仰後合的。
平時路要好,那倒也還罷了。
如今路滑,她們那種的小腳哪裡能穩當。
可不久摔了,而且但凡摔了的,還都不輕。

  蔡寶儀一個人一間屋子,喜兒如今也能打個下手了。
另外還有幾個書院的學生,跟著是實習的。
她用口罩遮擋住口鼻,裡面也不冷,穿的也利利索索的,早早的就過來了。

  喜兒提著食盒進來,「端爺叫人給送來的,姑娘趕緊趁熱吃,一會子病患就來了。

  這是知道她來的早,恐怕病患要是早到,她連飯都顧不上吃吧。

  她乾脆就利索的吃了早飯,叫喜兒趕緊收拾收拾,「若是有來的早的,別叫等著了。
就開始吧。

  忙開了時間果然過的快,外面大廳裡排隊的都擠滿了。

  喜兒進進出出的叫號,「五十七……五十七……」

  五十七號是個健壯的青年抱著個上了年紀的婦人,他急匆匆的往這邊走,「五十七……我是五十七……」

  今兒的門口放著一個奇怪的椅子。
椅子下面帶著輪子,因為男性嫁人陪同,那過來的時候就把不方便的病人放在椅子上推進去。
裡面有大力嬤嬤協助,如此也不怕人衝撞。

  當然了,這地方都知道是皇家的地方,也沒人敢在這裡撒野。

  結果這五十七號都來了,就又一下人打扮的老婦人過來,拿著一塊金子,「小夥子,我們換換號……好不好?

  喜兒皺眉,她不喜歡這樣的人。

  那小夥子搖頭,「我娘疼著呢……」

  可當娘的卻覺得能換金子傻子才不換,自家兒子傻乾小半年也就賺這麼一點。
她摔了一跤,又死不了人,換換又怎麼了?

  喜兒懂這大娘的心思,把要說話的大娘給摁住了。
然後那兒子孝順,「不換,我娘疼的……」

  這老婦人又摸出一塊金子來,「現在呢?

  得值二十兩銀子了。

  這當娘的再也不管誰攔不攔的,立馬的伸手把金塊往手裡一抓,「換換換!

  喜兒這才滿意的進去了。
看!
要不是自己抻那麼一下,肯定少得一半的銀子。
她進去跟她家姑娘低聲說了。
蔡寶儀就瞪她:「許是別人有重病患,急著換了是無可奈何。
若是如此,你豈不是趁火打劫?

  喜兒嘟嘴,「姑娘,我知道錯了。

  裡面說著話,門就被推開了。
進來一位富貴老太太,邊上跟著兩個僕婦,一老一少。

  這一進門,蔡寶儀就微微皺眉,這老太太打眼一看,不像是有病。
她步履穩健,紅光滿面,哪裡像是有病?
但這種事也說不好,她比較謹慎,請老太太坐了,這才問說:「您是哪裡不舒服?

  這會子人到跟前了,蔡寶儀聞見了這位病患身上的檀香味。
這種味道很獨特,商行就往出賣。
好似在印度那邊賣的很好。
那邊的高姓貴族很喜歡這種昂貴的香料。
因為這種香料是打著大清皇家專用的名義賣出去的。
當然了,皇家裡肯定有人用的,但絕對不是人人用的。
像是喇嘛廟一些地方,都開始用這玩意了。

  蔡寶儀就皺眉,這太太穿的不怎麼樣,隻怕家裡地位不低。
皇家寺廟等閑人可進不去的。

  因此她的態度更和緩了下來。
一般這樣的人家,不是實在有隱疾,寧肯找關係請她們上門,也不會跑到這裡來找大夫的。
有些更是先住下來療養,花上一大筆銀子。
等自己這邊忙完了,親自去院子裡給診脈。

  這老太太兩者都不選,蔡寶儀以為是隱疾。
她先問是哪裡不舒服。

  桂嬤嬤就道:「夜裡睡不好……」

  蔡寶儀擺手,「叫病人自己說。

  桂嬤嬤心裡不高興,這一口一個病人的,怎麼這麼難聽。

  那邊鈕鈷祿氏倒是不以為意,好久不出門了,幾年一直在甘露寺,最多就是在山上轉轉。
如今能見到這麼多人,心裡還挺放鬆的。
她笑了笑就道,「就是夜裡難入眠,渾身都覺得不得勁。
可要說哪裡不舒坦,也說不上來。

  說著,把胳膊就遞過去,叫蔡寶儀把脈。

  把脈才學了幾年,她肯定沒林雨桐的水平。
一般的是沒問題的,但她不喜歡這種的有病不說,以脈困醫的。
哪有這樣的?

  診脈下來,她看向老太太的眼神越發不對了,「您就是多思多想了,沒什麼大的問題。
葯都不用開,睡前有熱水泡腳,泡的渾身出汗,然後直接睡覺。
應該會有緩解。
安神的湯藥不要吃,對脾胃並沒有好處。

  桂嬤嬤眼睛一亮,但話卻帶著幾分惱意:「小大夫,你給好好看看。
我們老夫人身子當真沒問題,連葯都不用?

  蔡寶儀皺眉,看向桂嬤嬤,這到底是希望自己說有問題呢還是沒問題呢?
作為大夫,看病的事不比其他,有病就是有病,無病就是無病,不管想叫自己如何,話都得如實說呀。

  她就耐著性子問:「有沒有不舒服?
有,您就說。
您要叫我看,我看的結果就是老太太您的身體在同齡人裡算是很好的。
您老的壽數不會低。

  後面這話倒是好話。

  當然了,前面的話也確實是想聽得。

  正說著呢,門又被推開了。
是和婉公主身邊的嬤嬤帶了一個女子進來,「蔡大夫,這是宮裡忻嬪娘娘身邊的人,忻嬪娘娘帶著六公主來了,安排在貴賓院。
等您忙完了,請您過去一趟。

  蔡寶儀皺眉,給六公主針灸治耳朵,一般都是皇太後親自出手的。
今兒怎麼帶到這裡來了?

  那忻嬪身邊的大宮女就笑道:「蔡大夫,今兒本來是去莊子上求見的。
可路過醫館見人多,就以為皇太後娘娘在這裡幫忙,便把公主直接帶來了。
誰知道人不在,公主又困的睡下了,娘娘便打發奴才來請您了。

  蔡寶儀點頭,算是接受了這個說法。
她交代這位等著的老夫人,「我確實是沒瞧出您哪裡有病。
這麼著,許是我學藝不精……」

  話還沒說完,那大宮女突然噗通一下就跪下了:「聖母皇太後娘娘,您怎麼在這裡?
您哪裡不舒坦……」

  桂嬤嬤忙大聲道:「聖母皇太後身體康泰,沒聽見蔡大夫說了嗎?
沒瞧出有病。
娘娘這是來見見孫媳婦罷了,不用這麼大呼小叫。

  喜兒看看這個看看那個,屋裡就這麼大,兩人說話都扯著嗓子,這明顯是說給外面烏泱泱的病人聽得。
而且,此人是聖母皇太後?

  她帶著幾分不安,看向自家姑娘,事情好像不對呀!

  蔡寶儀哪裡不明白,這是被人被算計了!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